关于不可化解的需求
——蒂姆-杰肯斯在2009年6月西欧国际会议上的讲话
在进入相互咨询之前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就一直做挣扎和努力。尽管我们明白, 把自己不可化解的需求投射到彼此身上不会有任何益处,但我们仍然想要那么做。
在RC创立的初期,我们就开始意识到人们在不可化解的需求方面的困惑。在组织第一个基础班之前,我父亲(哈威-杰肯斯)和他的班子就设立了不社交原则(相互咨询者之间除了彼此相互咨询外,不能建立任何其他关系),目的是避免去不停地处理由于相互咨询者之间的社交行为而产生的混乱。最初这是一个随机而出的规定。很久之后都没能深入充分地思考这个规定。
如果你在RC时间足够长,你可能听说过,很久以前,当渴望和另一个相互咨询者发展另外的关系的某个人(他或她)询问我父亲什么时候才可以那样做的时候,我的父亲会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说:“当你处理完三个慢性模式之后。”我不认为这是最好的回答,但它放缓了事情的进程,避免了许多问题的发生。
不社交原则究竟讲的是什么?一种观点是:“我选择团体的利益而不是我所渴望的。我们正努力做的和我们已建立起来的关系对我来说比追求不可化解的需求的实现更重要。”
这并不是说,我们永远不可以有其他的关系,这不是说我们天生不够理性,以至于不能去那样做。我不认为这是真的。我认为我们需要这个原则是因为此时此地我们正在处理那些僵化模式。而且,世界上从不缺乏建立美好关系的可能性——我没有必要冒险去这样做。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清楚涉及到我们的僵化模式的诸多挣扎。什么才能使你真正受益?例如,是得到更多的关注?证明你比别人更好?与某人争论说你才应该被选作领导者?或是去思考和用相互倾听来处理那些妨碍你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的模式,从而使人们转而把你当作领导者?或是选择还没有人很好地承担起来的某项团体工作,把你的精力投入其中?
注:不可化解的需求是指由于童年的合理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创伤所导致的僵化模式。该模式会驱使人们不断寻求在当下满足那个需求,而那个需求是不可能得到满足或填补的;它只能被宣泄。
选自Present Time, 2010年1月刊
孔婕 译 陈平俊 校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