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倾听让我接纳家人(三则)
这个学期,儿子的生活作息比较混乱,经常睡得很晚,这让我焦虑,常把原因归咎于老公:“都是因为你生活没规律,给儿子树立了坏榜样”。最近的一个晚上,我的态度却变了。快12点了儿子依然磨蹭着不肯去睡,老公百般劝说无果,说:“你再不睡,妈妈又要怪我了。”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老公很无辜,拥抱了他,对他说:“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儿子也没错,也尽了最大努力了。”老公说:“啊?那怎么办?”我说:“慢慢调整吧,急不来的。”
对话结束后,我吃惊于自己的变化:原来那个急躁、易怒的我去哪了?从“都是你的错”到“这不是你的错”,从“急死了”到“慢慢来”,这是再评价咨询带给我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大量相互咨询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我已经能够把再评价咨询的理念和实际结合起来。“考虑到所有的客观条件,每个人在他生命的每一时刻都已经做到了最好”---这个理念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意味着对自己和他人的完全接纳,不苛求,顺其自然,意味着看到每个人的努力和不易。
以前听到我先生周末要加班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不顾家的男人,该死的工作狂,没完没了的加班,永远不会有时间陪我和孩子,这日子有什么盼头?离婚算了!” 然后就是哗哗哗的眼泪,或者一条接一条地发短信诉苦抱怨责骂他。
过去的几个月里,我经常在倾听时间里处理相关的情绪,每次都哭得昏天黑地,意识到导致我有那种反应的真正的原因是他加班触动了我童年的孤独记忆。如今,我终于欣喜地发现,听到他第二天要加班的消息后,我的反应竟然是:“又要加班,老公太辛苦了。男人真不容易。”
感谢相互倾听带给我的不断成长!
我要努力用对待再评价咨询伙伴的态度对待儿子:爱、欣赏、尊重、信任、高期待,在孩子需要时陪伴和倾听他,但是不提建议、不为他担心,相信他有足够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过好自己的人生。这很难做到,尤其是“不提建议”,父母们都习惯了对孩子“谆谆教导”,实际上这是在削弱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儿子,以后我会多多听你的诉说、你的思考,做一个会“听”儿子讲“话”的妈妈,有了我的榜样,相信你也会听我讲话!
让我们赋予“听话”以全新的含义---倾听对方讲话。是的,孩子,我们是完全平等、自由独立的两个个体,“听话”是为了表达爱、支持和陪伴,而不是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