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蒂的指导下倾听孩子
良好的亲子关系意味着父母与子女良好的交流。可是,和幼儿怎么交流呢? 特别是孩子违规的时候。常常是父母对孩子讲一大堆道理,可孩子却不理不睬。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指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完善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专家指出,良好的亲子关系来自倾听。倾听孩子,这是许多成人缺的一课。
这两周,江英被她三岁的女儿“折磨”得筋疲力尽。虽然因出差只与女儿分别一周:可是女儿却有很大的变化:常常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发脾气,摔东西。本来两岁半就能自己用勺吃饭,现在却用手抓。如果要求她用勺,她就会大哭大闹。搞得疲劳一天的爸爸很烦,最应体现家庭温馨的饭桌成了一家人最不高兴的地方。幼儿园老师也反映,这些现象也发生在幼儿园里。而且,孩子已经持续尿床两周了。
尽管江英软硬兼施地与女儿“斗智斗勇”,可是她发现,孩子的状况并没有因此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她心里非常矛盾:温和地对待女儿担心把她宠坏,可是,严厉起来又怕伤还孩子的感情。
情急之中,她突然想起自己在一次亲子训练营里结识的一位美国老师帕蒂。在那次训练营中,她亲眼看到,她指导几位母亲使“难缠”的孩子变得规矩、合作,又不失活泼。“或许帕蒂会有好办法。”于是,江英用电子邮件连结了大西洋两岸的交流。
帕蒂:对于幼砒小的孩子来说,父母不在身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由于大多数父母不能完全倾听他们,因此孩子尽可能将这些伤害隐藏起来。尽管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失去了对人的信任,与别人疏离。孩子尿床通常也是害伯。正是恐惧引起他们失控。或许幼儿园使你的女儿感到不安全,或许那里的环境又激起了她以往的恐惧。
江:那我能做些什么?
帕蒂 :劝告、哄骗、责骂和惩罚都不会使孩子内心的伤害得到康复,最有效的是带着爱和关注倾听。
江:倾听?
帕蒂:对,倾听!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你可以语调温和但态度坚决地拒绝。他可能会因此大哭或发脾气。重要的是,你不要打断他.而要和蔼地靠近他.轻轻地搂住他.注意相互的位置.使他在愿意的时候能够看到你的眼睛。如果他能注意到你充满爱抚的目光,可能会哭得更厉害;也可能他根本就不看着你,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的坏情绪上了。等他在你的耐心倾听中放松下来,就会和你全面接触了。
孩子哭的时候情绪会随之放松。他在宣泄悲伤的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孩子可能没有什么对应的表示,但只要你看到孩子越来越放松.就说明他已经接受了你的每一分爱。
江:这样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
帕蒂:不会。人的天性是自信、善良和合作。孩子之所以表现出那么多的“不听话”是因为他们受到许多伤害.也许他们已经忘记了具体的事.但那些不好的情绪已经被压抑下来。日积月累的烦恼和不安能压垮孩子,使他不能正常思考,做出失控和出轨的事。你的倾听可以逐渐减弱坏情绪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完成整个倾听过程,孩子就会恢复自己良好的判断力。
你女儿故意处处不听话,她是在用小事情大做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在制造麻烦,使你能够给她一个限制,然后,她就有机会放声大哭了。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到安全,孩子才容易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沮丧时会发脾气,害怕时出汗发抖,伤心时大哭。这是孩子消除紧张情绪的自然过程。
在她哭的时候你能与她在一起。意味着在她受到伤害的时候有你与她同在。孩子能充分地袒露并甩掉这些伤害,就能重新恢复人的本性:充满爱心、自信、与人合作。
江:孩子应该哭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帕蒂:这要取决于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有时间,能够保证不分散注意力,就不要限制时间。孩子可能会哭得很深,浑身大汗,也许需要15分钟,也许需要1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使自己平静下来。有时孩子会在一场翻江例海的大哭之后连续打几个哈欠,然后倒在你的臂弯里沉沉入睡。这样的宣泄是彻底的。你越是能这样做,孩子就越能迅速地从以往的伤害中康复。
江:孩子入睡有什么用?
帕蒂:这样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由于情感上受到伤害,暂时丧失了自己的感知能力。睡眠为他们提供了恢复能力的时间和安宁。通常,他一觉醒来,又是一个快乐、充满活力的孩子。
江:孩子醒后是否要和他说些什么?’
帕蒂:不必。就像我们用水冲厕所一样,我们不必非要搞清楚我们究竟冲掉了什么,只要把厕所冲干净了,就可以了。孩子不必非要知道他们因为什么哭。只要“卸掉”了那些烦恼和不安.他们就可以去玩、去探索、去学习.去做一切有趣的事。
帕蒂的建议似乎非常简单——约束可以照做不误,只是当孩子表达坏情绪的时候,温和地陪着就是了。江英想,既然专家说哭就是康复,那么就陪她哭吧。
第一周,江英发现这个办法还真管用。孩子经过几次这样的大哭以后,好像比以前听话了。可是,这种“蜜月期”的感觉不久就烟消云散。
孩子比以前更爱哭了,稍不顺心就大哭起来。有一次还把爸爸的手表摔在地上。这一次,丈夫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了,他警告江英,应该对孩子严厉一些,她现在已经被惯坏了。
说实在的,每次听到女儿撕心裂肺地痛哭时,江英自己也很心疼。受到丈夫的责备心里非常委屈。同时,她在内心里也划了一个问号:这个办法是否有用?为什么孩子出现了倒退?她把这些疑惑告诉了帕蒂。帕蒂回信了。
帕蒂:孩子刚开始被倾听的时候.的确会表现出某种倒退。正是因为从你那里感到安全,感到爱.她才敢袒露更深、更多的坏情绪。在一段时间里.她会在大多数时间里感觉不好。但她的确正在努力处理内心的伤害。现在,她正在要求有更多的倾听时间。继续倾听对她的康复是绝对有益的。为了清除积累的情感创伤。孩子可能需要多次倾听。这需要你付出相当多的时间。但你可以看出,孩子的状态会随着每一次倾听获得明显的改进。
江:听孩子哭,我会感到自己很残忍。
帕蒂:的确,孩子开始哭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心烦,好像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孩子才会哭。许多人想要采取一切措施止住孩子的哭声。实际上。哭是有效康复感情伤害的手段。孩子的伤害和烦恼会在哭泣的过程中完成修复。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忍受孩子的哭.孩子就会失去许多宣泄烦恼、康复创伤的机会。
如果你感到孩子哭的时候你不能忍受,你可以找一个你信任的成人,请他倾听你的不安和烦恼。这样,你就会更有能力倾听孩子了。
江:孩子哭的时候,我丈夫老是责备我,我心里很烦。爸爸是否也应该倾听孩子呢?
帕蒂:当然。但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我非常理解你丈夫的处境。作为一个男人.像这样倾听孩子的情绪更不容易,因为社会总是在教导我们,男人要强悍,不能表现温柔和脆弱。他们不能忍受别人用哭的方式表达情绪。特别是与自己有关的亲人。
如果孩子哭的时候,你丈夫很烦,你可以请他出去散散步。你可以向他保证,孩子会好起来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你也可以听他说说,他听到孩子哭泣时的心情。当他被倾听的时候,他的情绪会放松的。那时,他会和你一起倾听孩子。
有了帕蒂的鼓励,当女儿哭泣的时候,江英更有耐心倾听了。只是她倾听的对象不仅是女儿,还有许多与女儿有关的成人——丈夫以及幼儿园的老师。
又一周过去,奇迹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女儿变得不那么“粘人”,不那么爱哭了,现在,她更愿意遵守规矩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