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机缘
自从再评价咨询被介绍进中国,20年已经过去了。当年因为很偶然的原因我曾亲眼见证并参与其中。因为时间久远,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模糊了。现在应该是个很好的时机把我还记得的经过大概地写一下,以作纪念。
自五十年代起直到退休,我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多年来受到忽视,有时甚至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伪科学被批判,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几年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比较早意识到心理咨询作用的有关方面有北京妇联做家庭婚姻工作的同志。记得1985年初我和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李教授帮助邀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在妇联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心理学普及性的讲座。但当时的讲座中没有专门介绍心理咨询的内容。后来东城区妇联权益部的皮女士又找到我问是否有认识的人可以讲一讲什么是心理咨询。当时我有一个从美国来的朋友倪女士正在北京学中文。我知道她在美国读心理学,就找到她问她是否愿意讲。她答应了。于是倪女士被邀请在东城区妇联作了一次讲座。内容主要是再评价咨询。记得听讲座的有三、四十人,多数来自妇联系统,我和李教授也在场。讲座引起听众很大兴趣,所以倪女士会后赠送给妇联一些相关资料,当然是英文的,我和李教授也向她要了一些。
会后我和李教授又拜访了倪女士,她进一步向我们介绍了再评价咨询,并告诉我们该学派将在当年夏天在加拿大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如果我们有兴趣,可以帮助联系。当时文化大革命才结束几年,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经过多年的与世隔绝状态,大家都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了解国外的新发展。所以我们自然表示很愿意有机会参加。很快我们得到消息说该学派的创立人哈威-杰肯斯表示欢迎我们参加该会议,很高兴将第一次有来自中国的人参加该学派的会议。我和李教授就这样代表中国参加了八月在蒙特利尔召开的再评价咨询国际会议。
就像我后来参加过的由哈威主持的各种会议或培训班一样,在那次有近二百人参加的大会上,哈威也做了多次咨询示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在咨询过程中剧烈地宣泄。见到人们先是大笑,然后突然转为大哭,然后又全身发抖,令我十分惊讶,感到无法理解。直到以后对再评价咨询有了更多了解之后才明白那就是宣泄过程。
当然,这次四、五天的会议不可能使我对再评价咨询有足够的理解。但我以为既然它已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为人们所接受并应用,必定有它的道理;再者,我国的心理学科在与世隔绝多年之后的确需要尽快了解世界上的发展,于是产生了邀请哈威来我国讲学的想法。
哈威于1986和87年两次受邀请来华,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和济南作了多次讲座,介绍再评价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听众多来自当地妇联系统、高等院校及医疗卫生系统。我记得,虽然他的演讲因为需要由我逐段翻译无法让听众听得很流畅,但哈威总能以他幽默的语言、诙谐传神的表情抓住听众。当年懂英语的人还很少,但常常是不用等我翻译,听众就已经从哈威的表情和动作理解了他的意思,发出会心的笑声。
20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再评价咨询教师,有了自己开办的各种研习班和咨询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应用再评价咨询。回首往事,因为偶然的原因我见证并参与了把再评价咨询介绍进中国的整个过程,感到十分荣幸。